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大兴安岭北段奇力滨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作者姓名:崔玉斌  王凯  何付兵  尹刚伟  王召林  王广磊  折士焜
作者单位: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北京,100195;河北地质职工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8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深部探测中心,北京,100037;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北京,100012
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奇力滨地区地质矿产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5031001)成果,受北京市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城市地质、活动构造与监测)联合资助的成果。
摘    要:大兴安岭北段奇力滨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主要为粗面安山岩和粗面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42.2~141 Ma,表明火山岩形成于早白垩世.岩石地球化学结果表明,奇力滨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SiO2含量介于54.09%~64.89%之间,具有高铝 Al2O3(14.67%~17.27%)、高全碱 K2O+Na2O(6.33%~8.74%),较低的MgO(0.81%~2.71%)和Mg#(24.84~46.15),为高钾钙碱性火山岩;稀土总量(∑REE)介于146.51×10-6~193.29×10-6之间,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N=8.5~15.52,弱的负铀异常(δEu=0.64~0.96);微量元素以富集Rb、Ba、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Ta、Nb、Ti、Zr、P等高场强元素(HFSE)为特征,同时具有Hf正异常和高Th/Ta、Th/Nb比值,较低的Lu/Yb(0.14~0.16)和Rb/Sr(0.02~0.17)比值.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本研究认为奇力滨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岩浆源区为俯冲消减板片流体交代的地幔楔部分熔融,在岩浆上升过程中经历了分离结晶作用和浅部地壳物质的同化混染.该区火山岩形成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造山后的岩石圈伸展和软流圈上隆作用有关.

关 键 词: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玛尼吐组  大兴安岭北段  奇力滨地区
收稿时间:2020-02-06
修稿时间:2020-12-21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