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径潮流变化对长江潮流界位置的影响研究
引用本文:朱巧云,杨海飞,钱传俊.径潮流变化对长江潮流界位置的影响研究[J].海洋通报,2021,40(5).
作者姓名:朱巧云  杨海飞  钱传俊
作者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上海200136;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上海200136;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1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计划 (2019-01-07-00-05-E00027);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 (19YF1452100)
摘    要:赤潮流界是表征河口径潮相互作用的关键界面,受各种动力作用在空间上不断上下迁移。本文基于2012—2019年间长江口岸直水道五峰山至南支河段大范围实测资料,分析了46种径潮流组合下,长江主汊河段主深槽潮流界位置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在径流条件一定时,随着潮差的减小潮流界位置逐渐向下游移动,初始时期潮流界位置下移速度较慢,后期加快。(2)在潮差一定时,当上边界径流量以同样速度增加时,枯水期潮流界向下游移动的速度快,平水期与丰水期潮流界向下游移动的速度会逐渐减慢。(3)潮流界距大通的距离与潮径比呈显著相关的对数关系,可用于今后潮流界位置的定量计算。潮流界位置随着潮径比的减小而下移,当潮径比约为0.56时,潮流界位置在江阴附近。新水沙条件下,长江潮流界位置的研究对"长江大保护"战略下河口海岸地区的开发规划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 键 词:潮流界  径潮流  潮差  日平均流量  潮径比
收稿时间:2021/3/20 0:00:00
修稿时间:2021/5/26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