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吕宋海峡ADCP观测的450m以浅水层内潮特征分析
引用本文:廖光洪,袁耀初,Kaneko ARATA,杨成浩,陈洪,Taniguchi NAOKAZU,Gohda NORIAKI,Masanori MINAMIDATE.吕宋海峡ADCP观测的450m以浅水层内潮特征分析[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1,41(1):124-140.
作者姓名:廖光洪  袁耀初  Kaneko ARATA  杨成浩  陈洪  Taniguchi NAOKAZU  Gohda NORIAKI  Masanori MINAMIDATE
作者单位:① 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青岛 266100; ②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杭州 310012; ③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Hiroshima University, Higashi-Hiroshima 739-8527, Japan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 2007CB816003, 2011CB403503)、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编号: 2006DFB216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 准号: 40520140073)和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编号: JG1009, JG0711 和JT0702)资助
摘    要:应用2008年4月25日至9月26日的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的锚定测流资料,研究分析吕宋海峡上层海洋的内潮特征.谱分析和能量计算均显示在观测海区全日潮和半日潮为主要的能量频带,深度积分的全日潮频带总能量为31 kJ.m,在半日潮频带和高频带深度积分的总能量分别为6.9和3.4 kJ.m.谱分析结果显示:近惯性频率峰值仅出现在斜压分量.在66 m以浅深度,显著分潮(O1,K1,M2,MK3,M4)和近惯性频率分量都基本符合线性内波理论关系式E+(ω)/E-(ω)=(ω-f)2/(ω+f)2;然而,在其他观测深度,并非所有的主要分潮均满足上述线性内波能量一致性关系式.分析潮流的垂直结构和时间变化,结果表明:正压潮和内潮均为混合潮,潮日不等现象明显,显示了约14天的大潮/小潮周期变化.平行与垂直于陆架方向的K1和O1分潮的分量几乎相等,而M2和S2分潮则主要以波束形式向南海北部陆架传播.内潮幅度和相位均随时间变化,M2和S2垂向结构主要表现为第1模态,而K1和O1则接近于第2模态结构;在主温跃层附近,它们的短轴与长轴之比与f/ω的比值接近.

关 键 词:锚定测流  ADCP  内潮  内波  吕宋海峡
收稿时间:2010-03-02
修稿时间:2010-07-05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