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国外跨海通道建设的空间社会经济效应
引用本文:孙东琪,陆大道,孙峰华,胡毅,王振波.国外跨海通道建设的空间社会经济效应[J].地理研究,2013,32(12):2270-2280.
作者姓名:孙东琪  陆大道  孙峰华  胡毅  王振波
作者单位: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南京210093;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100101; 3. 鲁东大学环渤海发展研究院, 烟台264025; 4.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北京10083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7109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2007@ZH005);国家软科学重大项目(2700ZXQ4D166);2013年度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CXLX13_034);北大—林肯中心2013-2014年度论文奖学金项目
摘    要:阐述了国外跨海通道建设三个阶段的背景和形成的不同效应:① 工业革命后期仅发挥通道运输功能;② 二战后因新自由主义经济兴起成为私人投资和市场经营方式;③ 全球化竞争背景下成为集体性的经济和政治策略。基于区域结构重组,从区域空间和城市空间两个层面分析了跨海通道建设的空间效应;基于政策等因素的跨界改革,分析了跨海通道建设的社会经济效应;并阐释了不同观点对跨海通道建设效应的解读。研究表明:跨海通道建设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但同时其建设和后续影响也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特征,因此在跨海通道规划建设之初,应对其各项社会经济效应进行充分的论证,不仅要论证其效应的积极方面,更应重视其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还应考虑通道衔接地区由于区域相邻产生的政策壁垒,从而采取积极的公共政策回应。以期为中国当前的跨海通道建设提供启示和思考。

关 键 词:跨海通道  空间效应  社会经济效应  
收稿时间:2013-04-23
修稿时间:2013-09-25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