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质边坡复合型破坏机制的改进运动单元法研究 |
| |
引用本文: | 张科, 侯杰. 岩质边坡复合型破坏机制的改进运动单元法研究[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20, 47(2): 95-101. doi: 10.16030/j.cnki.issn.1000-3665.201909017 |
| |
作者姓名: | 张科 侯杰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11902128;41762021);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资助(2018FB093) |
| |
摘 要: | 目前运动单元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土质边坡,未涉及到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问题;而岩体中孕育有不同特性的结构面,控制着岩质边坡的力学行为。为求解结构面控制作用下岩质边坡“结构面滑移-岩桥剪断”复合型破坏问题,研究了塑性滑移区节点在岩桥内和结构面上的运动约束条件,推导了含结构面的运动单元计算公式,提出了改进运动单元法。通过经典算例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改进运动单元法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岩桥位置、结构面贯通度和结构面倾角是控制岩质边坡力学行为的3个主要影响因素。岩桥越接近坡顶,改进运动单元法所得安全系数越大,而Jennings法无法反映岩桥位置的影响效应。高贯通度的结构面导致岩质边坡发生“结构面滑移-岩桥剪断”复合型破坏模式,安全系数较小;而低贯通度的结构面导致完整岩石发生破坏,安全系数较大。水平或陡倾角结构面导致滑裂面穿切结构面,安全系数较大;而对于其它倾角情况下的结构面,岩质边坡发生“结构面滑移-岩桥剪断”复合型破坏模式,安全系数较小。实例应用结果说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评价岩质边坡的稳定状态,可在类似工程中应用推广。
|
关 键 词: | 岩质边坡 运动单元法 结构面 岩桥 安全系数 |
收稿时间: | 2019-09-05 |
修稿时间: | 2019-10-15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