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沙漠化过程中植物群落组成的分析:以神木大保当地区为例
引用本文:杨喜林,邱国玉.沙漠化过程中植物群落组成的分析:以神木大保当地区为例[J].中国沙漠,1990,10(2):20-28.
作者姓名:杨喜林  邱国玉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 (杨喜林),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邱国玉)
摘    要:沙漠化过程中,植被生活型谱中地面芽植物明显减少,隐芽植物增多。群落最小面积由潜在沙漠化阶段的45m~2减少到沙漠化第5阶段的2.25m~2。投影盖度为“s”型分布,油蒿群丛盖度大于臭柏群丛。油蒿群丛盖度达31.62%,臭柏群丛只有24.99%。Simpson指数减少,种均匀度指数增大,该变化趋势与森林、草原植被演替过程中均匀度的变化规律相反。或许为沙生植被所特有。群丛优势度指数增大。优势度—多样性曲线在沙漠化发生前和初期为对数正态分布,沙漠化后期为几何级数分布。

关 键 词:沙漠化  植物  群落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