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唐古拉山冬克玛底冰川雪冰度日因子研究
引用本文:谯程骏,何晓波,叶柏生.唐古拉山冬克玛底冰川雪冰度日因子研究[J].冰川冻土,2010,32(2).
作者姓名:谯程骏  何晓波  叶柏生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流域水文及应用生态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流域水文及应用生态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度日模型通过正积温将冰雪消融和气温有效的联系到一起,模型中的关键参数是度日因子,即为正积温对应时段内的消融量.根据唐古拉山冬克玛底冰川2008年的实测资料,计算得到夏季消融期内冰川上的度日因子,并分析其空间变化规律.雪度日因子平均值为8.5mm.℃-1.d-1,大冬克玛底冰川雪冰混融度日因子和冰度日因子从海拔5330~5520m分别为4.5~9.6mm.℃-1.d-1和8.7~11.6mm.℃-1.d-1;小冬克玛底雪冰混融度日因子和冰度日因子从海拔5460~5710m分别为4.4~14.6mm.℃-1.d-1和9.9~16.1mm.℃-1.d-1.度日因子随海拔升高而递增,可能是随海拔增加,温度降低而太阳辐射增强所致.局地气候,地形等其它因素也使得度日因子在空间上的分布存在差异.

关 键 词:度日因子  冰川消融  冬克玛底冰川

Study of the Degree-day Factors for Snow and Ice on the Dongkemadi Glacier, Tanggula Range
QIAO Cheng-jun,HE Xiao-bo,YE Bai-sheng.Study of the Degree-day Factors for Snow and Ice on the Dongkemadi Glacier, Tanggula Range[J].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2010,32(2).
Authors:QIAO Cheng-jun  HE Xiao-bo  YE Bai-she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