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乌拉特后旗测老庙坳陷早白垩世古流向分析
引用本文:冯雪东,吕洪波,张海春,章雨旭,董晓鹏,唐轲,朱桂繁,郑大燃,李莎,张琦,王俊,贺静,陈康力,秦贝贝.乌拉特后旗测老庙坳陷早白垩世古流向分析[J].地质论评,2017,63(2):277-286.
作者姓名:冯雪东  吕洪波  张海春  章雨旭  董晓鹏  唐轲  朱桂繁  郑大燃  李莎  张琦  王俊  贺静  陈康力  秦贝贝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地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地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210008;,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中国石油大学地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地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地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210008;,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香港,999077;,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安,710018,中国石油大学地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地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基金项目:本文为中陕核工业集团委托的研究项目“测老庙盆地区域地质研究与铀矿有利区带预测”的成果。
摘    要:位于狼山以北的测老庙地区是内蒙古西部巴音戈壁盆地群东部边缘的次级坳陷,面积850 km~2,沉积主体为白垩纪陆相碎屑岩。在目前能够搜集到的所有资料(包括内部资料)中,前人在该坳陷内的沉积相模式分析以及水文地质研究等工作均认为:测老庙坳陷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的物源区主要是坳陷东南侧的狼山,这意味着狼山在早白垩世就已经隆起。几十年内,这个模式一直作为指导思想影响着该地区找矿勘探方向,但找矿效果均不佳,造成了极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的浪费。笔者等认为是这一模型存在问题,因为早白垩世巴音戈壁期狼山尚未隆起,无法充当测老庙坳陷的主要物源区。在沉积盆地分析中,利用古流向判别沉积岩的物源区方位是一种非常简便、有效的研究方法,然而笔者等未找到前人在本研究区进行该项工作的记录。笔者等在测老庙坳陷露头区对巴音戈壁组碎屑岩进行了大规模的古流向测量工作:寻找发育波痕和前积纹层等沉积构造为主的露头48处,并依46组前积纹层和5组波痕测得共计51组数据,利用野外现场恢复和室内赤平投影的方法恢复其原始古流向,最终用玫瑰花图和古流向分布图展示测老庙坳陷早白垩世古流向格局。分析结果表明,测老庙坳陷在早白垩世巴音戈壁期的古流向以自北向南为主,向SE、SW两个方向对称递减,集中分布在140°~210°的范围内,甚至在紧靠狼山的区域,古流向垂直指向狼山山脉延伸方向。据此可以判断:狼山不是巴音戈壁组碎屑岩的主要物源区,狼山最早也应在早白垩世巴音戈壁末期之后才可能隆起。这一研究结果为测老庙地区早白垩世沉积岩相关矿产的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为狼山隆起时代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突破点,同时也为沉积岩的古流向测量、恢复与物源区分析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关 键 词:测老庙坳陷  早白垩世  古流向  物源区  狼山隆起时代
收稿时间:2016/7/26 0:00:00
修稿时间:2017/2/14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