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青藏地块区大地震迁移规律与未来主体活动区探讨
作者姓名:袁道阳  冯建刚  郑文俊  刘兴旺  葛伟鹏  王维桐
作者单位:1. 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2.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3.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地球动力作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4.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2197,41590861);
摘    要:文中在总结中国大陆7级以上地震迁移循环特征和机理的基础上,重点对青藏地块区7级以上地震的时空迁移特征、机理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区域性强震、大地震活动存在时间上的丛集性和空间上的分区、分带性,并在时、空上表现出迁移和循环的特征。在过去的100多年,存在由西向东、由南向北迁移循环的4个大地震丛集区域,每个区域的丛集时间约20a,1个完整轮回时间约80a,其机理与中国大陆最新构造活动主要受印度板块向N对亚欧板块的持续挤压、青藏高原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的顺时针旋转作用以及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所造成的附加应力场的影响有关。自1900AD以来,青藏地块区经历了3个地震活动的丛集高潮期(也称为地震系列),即1920—1937年的海原-古浪地震系列、1947—1976年的察隅-当雄地震系列和1995年至今的昆仑-汶川地震系列(主体活动区为巴颜喀拉地块)。这3个地震系列主体活动区的迁移图像反映了青藏地块区构造活动从块体周缘边界构造带逐渐向内会聚、高原内部发生挤压隆升和向SE挤出等现今构造变形过程。分析表明,已经持续20余年的昆仑-汶川地震系列可能趋于结束,未来20a中国大陆7级大地...

关 键 词:中国大陆  青藏地块区  大地震主体活动区  地震迁移循环  动力学机制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