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闪电资料同化对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预报的影响
引用本文:庞盈,胡俊俊,陈生,陆高鹏,吴翀,韦春霞,黄朝盈.闪电资料同化对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预报的影响[J].热带气象学报,2024(1):136-145.
作者姓名:庞盈  胡俊俊  陈生  陆高鹏  吴翀  韦春霞  黄朝盈
作者单位:1. 珠澳气象创新与应用研究中心,广东 珠海 519000;2.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00;3.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那曲高寒气候环境观测研究站,西藏 那曲 852000;4.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甘肃省遥感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00;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6;6.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1;7.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广西 南宁 530022;8. 东莞市气象局, 广东 东莞 523086
摘    要:研究了闪电资料同化对2021年7月20日河南郑州特大暴雨短临预报的影响。利用天气研究与预报(WRF)模式的三维变分(3DVAR)数据同化系统(WRFDA),开展了两组循环同化试验:(1)同化地面和探空常规观测资料(包括风速、风向、温度和气压)的试验(CONV);(2)同化常规观测资料和由闪电资料反演的伪相对湿度的试验(LGDA),并与无资料同化的试验(NoDA)进行对比。结果表明,CONV的分析场和NoDA都未能模拟出强对流系统的回波结构,但由于LGDA增加了对整层大气的湿度场的调整,其分析场在闪电发生位置处的水凝物增量较大,相对湿度和反射率的分布情况与中国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CRA)及雷达反射率观测值最接近。降水预报方面,LGDA显著提高了大暴雨雨带(6 h累积降水量≥50 mm)和强降水中心(6 h累积降水量≥200 mm)位置和强度的预报效果,对本次强降水过程的预报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对前3 h的降水预报。

关 键 词:闪电资料同化  河南特大暴雨  三维变分同化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气象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气象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