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饱和黄土渗透性规律的土柱试验研究 |
| |
引用本文: | 张倩, 江睿君, 张亚卿, 李同录. 2017: 非饱和黄土渗透性规律的土柱试验研究. 工程地质学报, 25(s1): 220-224. DOI: 10.13544/j.cnki.jeg.2017.s1.036 |
| |
作者姓名: | 张倩 江睿君 张亚卿 李同录 |
| |
作者单位: | 1.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西安 710054;;2.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西安 710075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4CB7447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2329)资助 |
| |
摘 要: | 黄土边坡的变形破坏一般与地表水入渗导致的地下水位上升有关。然而,现场观测发现黄土地区地表水入渗深度有限,降雨的湿润峰一般在2m以内。自湿润峰以下至地下水位之间很长一段的含水率是不变的,那么地表水是如何补给地下水的,一直存在争议。为此,本文利用甘肃正宁县地区的Q3黄土重塑样进行非饱和渗透特性的土柱试验。在一个4m高的玻璃桶内制备土样,土柱上按一定间距插入水分计探头,在顶部按每天1000mL水量均匀渗入水,测得给定时间沿土柱的含水率剖面。结果发现,随着补给时间的延长,湿润峰下移,湿润峰经过的上半土柱含水率几乎不变,当湿润峰到达土柱底部时,形成潜水位,这和现场观察的现象一致。这说明在地表活动带以下,饱和带以上,虽然土的含水率不变,但存在着稳定非饱和渗流,这是黄土地区地下水的唯一补给方式。
|
关 键 词: | 黄土 非饱和渗透 土柱试验 土水特征 |
收稿时间: | 2017-05-30 |
修稿时间: | 2017-07-15 |
|
| 点击此处可从《工程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工程地质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