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对流天气分析与预报中的若干基本问题 |
| |
引用本文: | 姚蓉, 唐佳, 兰明才, 唐明晖, 陈红专. 2017: 一次混合强对流天气的环境条件及演变特征分析. 暴雨灾害, 36(3): 217-226. DOI: 10.3969/j.issn.1004-9045.2017.03.004 |
| |
作者姓名: | 姚蓉 唐佳 兰明才 唐明晖 陈红专 |
| |
作者单位: | 1.湖南省气象台,长沙 410118;2.湖南省怀化市气象局,怀化 418000 |
| |
基金项目: | 中国气象局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CMAGJ2015M40);湖南省气象局重点课题(XQKJ15A002, XQKJ16A002);2016年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CMAYBY2016-048) |
| |
摘 要: | ![](https://cache.aipub.cn/images/www.byzh.org.cn/fileBYZH/journal/article/byzh/2017/3/byzh-36-3-217-1.jpg)
使用探空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及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等多种气象资料,对2015年4月3日湖南出现的一次大范围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强对流天气过程发生前大气环流出现明显调整;低空西南急流的发展加强、中层干冷空气的卷入为大范围强对流天气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抽吸作用及气旋性切变、湿斜压强迫作用,是湘东北发生混合对流和极端强降水的主要原因。汉寿在逆温层之上暖湿气流抬升和强垂直风切变作用下产生的冰雹,具有高架雷暴特征。![](https://cache.aipub.cn/images/www.byzh.org.cn/fileBYZH/journal/article/byzh/2017/3/byzh-36-3-217-2.jpg) 新晃具有较高热力不稳定,在冷暖空气交汇时产生冰雹。雷达产品分析表明,冰雹、雷雨大风发生时分别具有典型的三体散射与中高层较强辐散特征,而短时强降水发生时具有低质心和高效降水效率及列车效应特征。
![](https://cache.aipub.cn/images/www.byzh.org.cn/fileBYZH/journal/article/byzh/2017/3/byzh-36-3-217-3.jpg)
|
关 键 词: | 强对流 环境条件 动力不稳定 列车效应 |
收稿时间: | 2015-09-01 |
|
| 点击此处可从《暴雨灾害》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暴雨灾害》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