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开放体系下有机质与有机碳、氢、氮损失动力学研究
引用本文:张辉,彭平安,刘大永,张善文,秦艳,侯林慧.开放体系下有机质与有机碳、氢、氮损失动力学研究[J].地质学报,2008,82(5):710-720.
作者姓名:张辉  彭平安  刘大永  张善文  秦艳  侯林慧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山东东营,257000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油气专项之《华北前第三系油气资源战略调查及评价》项目中子课题《华北东部前第三系烃源岩研究》)资助的成果。
摘    要:本文对Ⅰ、Ⅱ、Ⅲ型干酪根的有机质、有机碳、氢、氮的损失进行了动力学研究,获得了Ⅰ、Ⅱ、Ⅲ型干酪根的总量、有机碳、氢以及氮质量损失动力学参数。此动力学参数可用于烃源灶的有机质总量,有机碳、氢、氮质量的恢复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专用Kinetics 软件,将此动力学参数应用于干酪根有机碳丰度、氢/碳和氮/碳原子比恢复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在Ro介于0.47%~3.05%之间Ⅰ型干酪根有机碳丰度,碳、氢、氮总丰度,氢/碳和氮/碳原子比的恢复系数依次为1~1.89、1~1.96、1~2.13和1~0.56;Ⅱ型干酪根依次为0.98~1.05、1~1.06、1~1.89和1~0.66。Ⅲ型干酪根依次为1~0.82、1~0.83、1~1.59和1~0.56。因此在对高成熟—过成熟干酪根进行生烃评价时,Ⅰ、Ⅲ型干酪根残余有机碳丰度需要进行恢复,而Ⅱ型干酪根残余有机碳丰度不需要进行恢复。3种类型干酪根的H/C原子比均需要进行恢复。本文建立的Ⅰ、Ⅱ、Ⅲ型干酪根恢复动力学可用于计算开放体系热演化过程中残留干酪根或有机碳总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着重考虑生出烃类演化的不足之处。

关 键 词:开放体系  有机质、有机碳、氢、氮质量损失  干酪根有机碳丰度、氢/碳原子比恢复  残留有机质演化动力学
收稿时间:6/5/2007 12:00:00 AM
修稿时间:2007年6月5日

Weight Loss of Organic Matter, Organic Carbon, Hydrogen and Nitrogen in an Open System: Kinetic Approaches
ZHANG Hui,PENG Pingan,LIU Dayong,ZHANG Shanwen,QIN Yan,HOU Linhui.Weight Loss of Organic Matter, Organic Carbon, Hydrogen and Nitrogen in an Open System: Kinetic Approaches[J].Acta Geologica Sinica,2008,82(5):710-720.
Authors:ZHANG Hui  PENG Pingan  LIU Dayong  ZHANG Shanwen  QIN Yan  HOU Linhui
Abstract:
Keywords:open-system  the weight loss of organic matter  organic carbon  hydrogen and nitrogen  the recovery of original organic carbon abundance  atomic H/C ratios  kinetics of the residual organic matter evolution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