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北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对南海夏季风撤退年代际变率的影响及可能机理
引用本文:宋成玉, 汪靖, 柳艳菊, 李巧萍, 丁一汇, 沈新勇. 北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对南海夏季风撤退年代际变率的影响及可能机理[J]. 气象学报, 2022, 80(5): 668-684. doi: 10.11676/qxxb2022.050
作者姓名:宋成玉  汪靖  柳艳菊  李巧萍  丁一汇  沈新勇
作者单位: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 2. 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天津,300074; 3. 国家气候中心,北京,100081; 4.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北京,100081; 5.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珠海,519082
基金项目: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2020B0301030004)、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102、2019QZKK0208)、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0100304)
摘    要:基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物理科学实验室(PSL)和科罗拉多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CIRES)重建的NOAA-CIRES 20th再分析数据和国际综合海洋大气数据集(ICOADS)的全球月海表温度数据(ERSST),并结合数值试验分析了南海夏季风撤退的年代际变率特征及北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对其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撤退时间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率,南海夏季风撤退偏晚(早)年代中国南海及其附近区域上空有显著的气旋性(反气旋性)环流异常,降水偏多(少)。进一步研究发现,AMO与南海夏季风撤退年代际变率呈显著正相关,即AMO为正位相时,南海夏季风撤退偏晚;AMO为负位相时,南海夏季风撤退偏早。北大西洋海温升高(即AMO位于正位相),从海洋释放更多的热通量到大气,导致北大西洋上空对流层的对流活动明显增强,通过海-气相互作用激发北大西洋上空的波活动异常,进而影响与东北亚关键区域大气环流变化密切相关的中纬度欧亚遥相关波列的形成和传播,引起东北亚关键区的正位势高度异常和明显的下沉运动,并在其对流层低层产生辐散运动,能量伴随着偏北的辐散风气流传播至中国南海及邻近区域辐合上升,进一步加强了南海区域的气旋性环流异常,使得南海夏季风撤退偏晚。AMO负位相时,异常情况与之大致相反,使得南海夏季风撤退偏早。

关 键 词:南海夏季风撤退   年代际变率   北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   机理
收稿时间:2021-12-23
修稿时间:2022-05-04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