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冰川型海平面变化控制下的台地碳酸盐岩成岩作用:以陕西镇安西口石炭一二叠系界线剖面为例
引用本文:张海军,王训练,丁林,夏国英,王雷,王清山.冰川型海平面变化控制下的台地碳酸盐岩成岩作用:以陕西镇安西口石炭一二叠系界线剖面为例[J].地球科学,2007,32(3):329-338.
作者姓名:张海军  王训练  丁林  夏国英  王雷  王清山
作者单位:[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2]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100085 [3]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30017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0172014,40602007);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No.kzcx3-sw-143);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项目(No.2002CB412602). 在室内薄片鉴定过程中,得到北京大学张秀莲、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田成、于炳松等老师的热情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摘    要:以陕西镇安西口石炭一二叠系界线剖面为具体实例,探讨了冰川型海平面变化控制下的台地碳酸盐岩成岩作用规律.描述了陕西镇安西口石炭一二叠系界线剖面碳酸盐岩的各种成岩作用类型.根据成岩组构将研究区碳酸盐岩的成岩环境分为海水、大气淡水和埋藏环境.综合分析了各种成岩作用及其成岩环境的纵向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剖面上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和成岩环境的特征与岩石在高频旋回中的相对位置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受大振幅、高频率的冰川型海平面变化控制.早期海平面相对上升,形成旋回的下部单元,岩石首先经历海底成岩作用,随着上覆沉积物的增加,逐渐进入浅埋藏环境,成岩作用表现为以压溶、重结晶作用发育为主要特征.晚期形成旋回的上部单元,由于海平面相对下降,沉积物逐渐抬升,早期海底成岩作用尚未充分发育就脱离海水环境,进入大气淡水成岩环境,以强烈的大气淡水成岩作用为特征.

关 键 词:碳酸盐岩  成岩作用  高频旋回  冰川型海平面变化  石炭一二叠系界线  陕西镇安
文章编号:1000-2383(2007)03-0329-10
修稿时间:2006-05-29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