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中亚造山带东段古生代山弯构造
引用本文:刘永江,马永非,冯志强,李伟民,李三忠,关庆彬,陈昭旭,周桐,方启昂. 中亚造山带东段古生代山弯构造[J]. 地质学报, 2022, 96(10): 3468-3493
作者姓名:刘永江  马永非  冯志强  李伟民  李三忠  关庆彬  陈昭旭  周桐  方启昂
作者单位:) 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2)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3) 防灾科技学院地球科学学院,河北三河,065201;4) 太原理工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系,山西太原,030024;5)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61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130305)资助的成果。
摘    要:中亚造山带东段位于西伯利亚和华北克拉通之间,经历了多构造体系叠加和多旋回洋陆转换的复杂演化过程,目前大量研究均以构造带为核心来限定区域构造格局,但一直争议较大。本文以构造单元的构造属性及其形成过程为主线,结合区域构造带演化,重新厘定了中国东北地区基本构造格局,建立了中国东北山弯构造演化模型。研究表明,古生代时期中国东北地区的主要构造单元由两个具前寒武纪基底的古老地块——额尔古纳地块和佳木斯地块及其张广才岭陆缘弧与两个古生代增生地体——兴安增生地体和松辽增生地体组成,其间由古亚洲洋分支新林- 喜桂图洋、贺根山- 嫩江洋、龙凤山洋和索伦洋分割。早古生代,西部额尔古纳地块东南部为西太平洋型活动陆缘,发育有嘎仙- 吉峰- 环宇洋内弧和头道桥等洋岛,~500 Ma随着新林- 喜桂图洋的关闭,这些洋内弧和洋岛拼贴增生至额尔古纳地块东南缘。随后贺根山- 嫩江洋的俯冲和后撤形成了一系列沟- 弧- 盆体系,持续的俯冲导致弧陆碰撞和陆缘增生,形成兴安增生地体的主体。同时,东部佳木斯地块西侧发育有龙凤山洋的安第斯型俯冲活动陆缘,形成了张广才岭陆缘弧。伴随着各大洋的俯冲和陆缘增生,额尔古纳地块和佳木斯地块以及它们的陆缘增生带构成了一个早古生代近东西向展布的地块链。南部以锡林浩特- 龙江微地块为核心发生陆缘俯冲,形成松辽增生地体雏形。索伦洋发生双向俯冲,并通过弧陆碰撞产生陆缘增生。晚古生代,伴随着古亚洲洋的北向俯冲和后撤,早期形成的地块链逐渐发生向南弯曲。二叠纪末期—中三叠世古亚洲洋俯冲消减闭合以及西北部蒙古- 鄂霍茨克洋和东部泛大洋的俯冲挤压,导致地块链进一步弯曲,同时,早期的古老地块、增生地体、弧岩浆岩、沉积建造等发生汇聚,最终形成一个以额尔古纳地块和兴安增生地体为西翼,佳木斯地块和张广才岭陆缘弧为东翼,松辽增生地体为核心的大规模山弯构造——中国东北山弯构造。

关 键 词:中亚造山带东段  古亚洲洋  俯冲增生  岩浆弧  中国东北山弯构造
收稿时间:2022-08-24
修稿时间:2022-09-26

Paleozoic Orocline in the eastern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Abstract:
Keywords:eastern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Paleo- Asian Ocean   subduction and accretion   magmatic arc   NE China Orocline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