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南极半岛东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特征及物源指示意义
引用本文:陈志华, 黄元辉, 唐正, 王豪壮, 葛淑兰, 方习生, 韩喜彬, 王爱军, 武力, 朱志敏. 南极半岛东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特征及物源指示意义[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5, 35(3): 145-155. doi: 10.3724/SP.J.1140.2015.03145
作者姓名:陈志华  黄元辉  唐正  王豪壮  葛淑兰  方习生  韩喜彬  王爱军  武力  朱志敏
作者单位:1.1. 国家海洋局 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青岛 266061
基金项目: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CHINARE2014-01-02,CHINARE2015-01-02,CHINARE2014-04-01,CHINARE2015-04-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176136,41106166)
摘    要:通过对南极半岛东北部海域3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稀土元素分析发现:(1)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稀土元素总量(REE)的分布范围为(45.47~183.60)×10-6,平均值为91.36×10-6;稀土元素含量的高低与铝硅酸盐黏土成正比,与生物硅含量成反比;(2)大致以象岛至南极半岛北部的茹安维尔岛为界,研究区西部的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及南设得兰群岛北部岛架-岛坡沉积物稀土含量较低,稀土元素页岩标准化模式与长城站周边土壤/湖泊沉积物、火山岩相一致,表现为重稀土相对富集,铕正异常明显,Sm/Nd分子比值大,推断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于南设德兰群岛中-新生代火山岩分布区与现代火山活动区;(3)研究区东部鲍威尔海盆、南奥克尼群岛岛架和南斯科舍海脊区沉积物稀土元素的页岩标准化配分模式表现为平坦型,轻稀土明显抬升,铕正异常不显著,Sm/Nd分子比值小,稀土元素含量受沉积物中黏土组分含量、硅质生物组分等制约,推断沉积物陆源碎屑主要来源于威德尔海西部和南部,局部受南奥尼克群岛、南斯科舍海脊和南设德兰群岛物质的影响,沉积物的搬运主要受冰筏和海流制约。

关 键 词:稀土元素  表层沉积物  物源示踪  南极半岛  东北部海域
收稿时间:2015-04-10
修稿时间:2015-04-24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