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内陆干旱区天然植物群落遥感制图研究——以敦煌盆地为例
引用本文:陈伟涛,孙自永,李显巨,杨俊仓.内陆干旱区天然植物群落遥感制图研究——以敦煌盆地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4(6).
作者姓名:陈伟涛  孙自永  李显巨  杨俊仓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国家遥感中心地壳运动与深空探测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026);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委托项目“敦煌盆地生态地质环境与水资源调查研究”
摘    要:内陆干旱区天然植物群落与当地居民生活质量、区域生态安全及地质环境关系密切。以敦煌盆地为研究区,选择Rapid Eye卫星遥感数据开展植物群落遥感制图研究。(1)根据1∶250 000地貌图及1∶200 000水文地质图设置了天然植被样方调查路线,据此实地调查了植物物种、高度、频度、长势等,区内共记录植物31种,分属16科,主要有9种优势植物,分别为红柳、胡杨、芦苇、骆驼刺、白刺、黑果枸杞、獐茅、蒙古韭和盐穗木;(2)结合地貌图及水文地质图,提出了以Rapid Eye数据为主、多源地学数据支撑的过渡带天然植物群落类型的确定方法:利用植物样方数据集确定单方向上一种特定植物类型到另一种植物类型之间的变化边界;分析Rapid Eye遥感图像的光谱、纹理和几何特征,基于Rapid Eye卫星遥感数据确定沿单方向变化的植物类型边界;在植物样方数据集和遥感图像无法精确确定边界的情况下,利用微地貌和地下水流动系统空间分布,确定区域空间上相邻的植物类型边界。基于这些数据集合方法建立了研究区植物群落的遥感解译标志;(3)采用优势种命名法,划分了研究区植物群落分类体系,完成其遥感制图,并分析了其空间分布分别与地貌及土壤盐渍化之间的关系。

关 键 词:敦煌盆地  天然植物群落  RapidEye  内陆干旱区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