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地球内部存在低应力长时间作用的黏性破坏吗?
引用本文:陈祖安,李明.地球内部存在低应力长时间作用的黏性破坏吗?[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9,34(1):1-5.
作者姓名:陈祖安  李明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与行星内部物理院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与行星内部物理院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根据变形耗散理论,本文提出了一个长期以来被忽略的问题:地球内部低应力长时间作用下超塑性蠕变会导致黏性流变破坏吗?一些实验表明在纳米相合金和陶瓷中观察到高应变率下的超塑性,因而推断如果存在高应变率和高温在非常细粒的地质材料中也将发现超塑性.事实上对于碳酸盐的实验表明了这一点.从已有大理岩的实验结果,总结出围压在0~500 MPa,温度在0~600℃范围的临界耗散能公式.表明这样的黏性流变破坏是存在的.值得注意的是,超塑性达到破坏阶段,它的微观结构将发生变化,因而物理性质也会变化.这就意味着地球内部一些地质现象可能与黏性流变破坏存在一定的关系.如果上地幔的确存在着黏性流变破坏,结合水和熔体作用,就可解释上地幔低速高导层种种争议问题.

关 键 词:超塑性流变  流变破坏  临界耗散能  低应力  局部化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