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南海珠江口盆地西部海域海马冷泉区表层沉积物的生物标志物特征
引用本文:吴宗洋,梁前勇,蒋文敏,赵静,李芸,熊永强.南海珠江口盆地西部海域海马冷泉区表层沉积物的生物标志物特征[J].地球化学,2019(1).
作者姓名:吴宗洋  梁前勇  蒋文敏  赵静  李芸  熊永强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摘    要:2015年3月,我国用自主研制的“海马”号4500 m级非载人遥控潜水器,首次发现了海底巨型活动性“冷泉”——“海马冷泉”。为揭示冷泉区地表沉积物中地质微生物的发育和演化特征,本研究选择海马冷泉区3个站位表层沉积物样品(活动冷泉区ROV1、ROV2和背景区QDN22),对其中的地质微生物标志物进行对比研究,探讨海底表层沉积物甲烷缺氧氧化作用(AOM)的发育状况。研究表明,冷泉区表层沉积物中存在强烈地与甲烷相关的微生物活动,主要表现在:(1)相对增高的总有机碳(TOC)含量和明显偏负的?~(13)C_(org)值;(2)发育大量与AOM有关的生物标志物,如带1?3个环戊烷结构的类异戊二烯类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脂(iso-GDGTs)、一些特殊的类异戊二烯烷烃(如2,6,11,15-四甲基十六烷(Crocetane)、2,6,10,15,19-五甲基二十烷(PMI)和2,6,10,15,19,23-六甲基二十四烷(Squalane))以及C_(15:0)和C_(17:0)异构/反异构脂肪酸等,表明海底存在一定的甲烷渗漏;(3)冷泉区ROV2站位的生物标志物含量和碳同位素组成表明,此站位表层沉积物AOM作用更强,指示其下部可能存在更大甲烷通量。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