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湘西南猫儿界花岗斑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引用本文:周维法,陆建军,张 强,章荣清,吴劲薇.湘西南猫儿界花岗斑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高校地质学报,2021,27(4):394-407.
作者姓名:周维法  陆建军  张 强  章荣清  吴劲薇
作者单位: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 210023
摘    要:文章对苗儿山—越城岭地区西北侧猫儿界花岗斑岩开展了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Nd同位素研究,探究了岩体的形成时代、成因类型及源区性质。三件花岗斑岩样品LA-ICP-MS 锆石U-Pb定年给出的206Pb/238U加权年龄分别为824.3±4.5 Ma、825.4±4.1 Ma和826.8±4.8 Ma,表明猫儿界岩体属新元古代岩浆活动的产物。猫儿界花岗斑岩具有高硅、铝饱和特征,富集Cs、Rb、U、K 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 Th、Hf 等高场强元素,明显亏损Ba、Sr、Ti等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配分曲线呈右倾形,并具明显的Eu负异常(δEu=0.37~0.43)。岩体的εNd(t)值为-6.3~-8.7,TDM2 (Nd)值为 2.00~2.20 Ga,表明岩体由老的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在猫儿界岩体三个定年样品中发现了10颗年龄在852~861 Ma的继承锆石颗粒,加权平均年龄为856.3±7.4 Ma, 说明在苗儿山—越城岭地区可能存在~856 Ma的岩浆岩,推测猫儿界岩体在形成过程中可能有~856 Ma的岩浆物质的卷入。

关 键 词:猫儿界花岗斑岩  锆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特征  新元古代  苗儿山—越城岭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高校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高校地质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