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深水区荔湾凹陷构造演化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
| |
引用本文: | 纪沫, 张功成, 赵志刚, 杨海长, 曾清波. 2014: 南海北部深水区荔湾凹陷构造演化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地质通报, 33(5): 723-732. |
| |
作者姓名: | 纪沫 张功成 赵志刚 杨海长 曾清波 |
| |
作者单位: | 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100027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编号:2009CB219400);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11ZX05025) |
| |
摘 要: | 荔湾凹陷北与白云凹陷相邻,南与双峰盆地(南海西北次海盆)相接,发育于洋陆过渡边界,具有独特的结构构造特征。选取荔湾凹陷为研究对象,在3D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以断裂特征分析厘定凹陷性质、构造古地貌恢复解析凹陷结构,进而指出古地貌恢复和构造演化对油气勘探的影响。研究获得三方面的创新性认识:①荔湾凹陷为洋陆过渡壳上发育的断坳,断坳作用占主导地位;②32Ma的底辟作用将荔湾凹陷改造为“四洼三凸”的构造格局,恩平组沉积期凹陷北部是一个连通的洼陷;③恩平组沉积期连通洼陷的古地貌有利于三角洲(烃源岩)的发育,背斜型圈闭的定型受控于32Ma的底辟作用,是荔湾凹陷油气勘探的有利目标。
|
关 键 词: | 南海北部 深水区 荔湾凹陷 构造演化 底辟作用 断坳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