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内蒙古银额盆地尚丹凹陷中生代构造活动的磷灰石裂变径迹约束
引用本文:韩伟,卢进才,魏建设,张云鹏,李玉宏,李岩.内蒙古银额盆地尚丹凹陷中生代构造活动的磷灰石裂变径迹约束[J].地质学报,2015,89(12):2277-2285.
作者姓名:韩伟  卢进才  魏建设  张云鹏  李玉宏  李岩
作者单位:1)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安,710054;2)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安,710069;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安,710054;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安,710054;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安,710054;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安,710054;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安,71005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
摘    要:本文通过对银额盆地东南缘尚丹凹陷的三条剖面开展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揭示了研究区中生代构造演化史。5个样品的中心年龄为129±10~159±11 Ma,径迹长度在12.5±2.0~13.3±1.7μm之间,各样品径迹长度分布具有范围较宽、单峰的特征。反映了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受燕山Ⅲ幕构造运动影响,研究区遭受抬升、剥蚀的构造事件。该时期抬升速率约为40~55m/Ma,且由北向南逐渐降低,是研究区主要抬升期,油气系统遭受破坏。此后至白垩纪末,研究区阿木山组始终处于生烃门限温度内,且构造背景稳定,有利于油气生成。结合与北部凹陷带所开展工作(磷灰石裂变径迹记录年龄为90~113Ma),证明银额盆地中生代时期存在差异隆升,不同构造位置受不同期次构造运动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为银额盆地构造演化研究提供了依据。

关 键 词:内蒙古银额盆地  中生代  磷灰石裂变径迹  构造演化    油气生成
收稿时间:2014/4/10 0:00:00
修稿时间:7/4/2014 12:00:00 AM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