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河三角洲冰-泥(沙)互层及其产出的沉积构造
引用本文:鲜本忠,姜在兴,杨林海,何志平.黄河三角洲冰-泥(沙)互层及其产出的沉积构造[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3,23(2):25-31.
作者姓名:鲜本忠  姜在兴  杨林海  何志平
作者单位:1.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东营,257061
2. 胜利油田,清河采油厂地质所,山东青州,262714
3.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Z2001E01)
摘    要:冬季,黄河三角洲独特的水文条件和气候环境形成了大量冰 泥互层的特殊现象。按成因,黄河三角洲上冰 泥互层可分为沉积型和侵蚀充填型两种。冬末春初,当气温回升,冰层融化,在冰 泥互层区可以形成3种特殊的、未见报道的沉积构造:冰成泥沙笋、冰成豆粒和冰融水滴坑。这些沉积构造和冰 泥互层区遗迹是冰 泥互层现象重要的地质记录,可用以指导古代地层中类似现象的识别和正确解释。冰 泥互层多发育于冬季广泛出露的边滩、心滩和部分河道上,是暴露与准暴露沉积环境和低温(±0℃)气候条件下的产物。结合黄河三角洲和莱阳盆地莱阳组马耳山段地层研究认为,对冰 泥互层及其产出的沉积构造的研究对于沉积环境和气候条件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沉积构造  冰-泥(沙)互层  冰成泥沙笋  冰成豆粒  冰融水滴坑  黄河三角洲
文章编号:0256-1492(2003)02-0025-07
修稿时间:2002年11月8日

ICE-MUD (SAND) ALTERNATIONS AND THEIR SEDIMENTARY STRUCTURES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Abstract:
Keywords:ice-mud (sand) alternations  ice-induced mud-sand stalagmite  ice-induced pisolite  water drip pit  the Yellow River delta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