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南部皮山北环形构造——古陨石撞击的记录 |
| |
作者姓名: | 云金表 宁飞 宋海明 |
| |
作者单位: | 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构造与沉积储层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构造与沉积储层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构造与沉积储层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
| |
基金项目: |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1602158)、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 2017ZX05005001 001)、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编号:XDA14010402)的成果。 |
| |
摘 要: | 环形构造中央隆起受"正花状"构造控制,具有挤压构造特征;边缘受"负花状"构造控制,形成凹陷。为了揭示皮山北环形构造的特征及成因,基于三维地震资料、岩石学结构、岩芯、岩屑地球化学分析,识别出了皮山北环形构造是一个受环形断裂控制的中央凸起,边缘凹陷构造。钻井资料揭示该地区环形构造地层岩石破碎强烈,并伴有铱(Ir)元素正异常,最高达0.41μg/g。角砾岩段发育于古近系阿尔塔什组之下,上段有异地物质充填,下段主要为原地岩石碎裂产物。与构造变形相对应,环形构造中央核部地层连续性变差,而且下古生界在中央增厚,边缘减薄;上古生界则相反,具有中央减薄,边缘增厚的特征。与世界典型撞击构造对比分析,皮山北环形构造应为陨石撞击所致,从塔西南铱(Ir)元素正异常发育层位,推断该次撞击事件应发生于白垩纪末期或更早。
|
关 键 词: | 皮山北 环形构造 构造—地貌 角砾岩 撞击作用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