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松辽盆地嫩江组富有机质页岩有机孔隙成因
引用本文:程璇,徐尚,郝芳,荣辉,杨峰,苟启洋,张爱华.松辽盆地嫩江组富有机质页岩有机孔隙成因[J].地质科技情报,2019(4).
作者姓名:程璇  徐尚  郝芳  荣辉  杨峰  苟启洋  张爱华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摘    要:热演化程度是影响页岩有机质孔隙形成演化的重要因素,松辽盆地南部辉绿岩侵入到嫩江组富有机质页岩中,为研究页岩有机孔隙特征提供了天然实验室。通过氩离子抛光和扫描电镜等实验方法,初步探讨了研究区低熟富有机质页岩有机孔隙的特征及其成因:有机孔隙孔径范围为30~500 nm,主峰位于70~130 nm,以大孔为主,孔隙形状主要为圆形或次圆形,呈海绵状聚集分布;页岩样品中的石英和长石等无机矿物呈点接触,发育大量无机孔隙,无机矿物处于早成岩阶段,但岩浆侵入作用促使有机质进入高热演化阶段并形成大量有机孔隙。国内外典型页岩储层的对比表明,压实作用对页岩有机孔隙发育特征有着重要影响,早成岩阶段压实作用较弱,有机孔隙保存较好,大孔的数量和比例较高;中-晚成岩阶段由于埋深较大,强烈的压实作用使页岩孔隙由大孔向中孔和微孔转化。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