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碳酸盐岩内断裂带结构及其与油气成藏
引用本文:郄莹,付晓飞,孟令东,许鹏.碳酸盐岩内断裂带结构及其与油气成藏[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4,44(3):749.
作者姓名:郄莹  付晓飞  孟令东  许鹏
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CNPC断裂控藏实验室/非常规油气成藏与开发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黑龙江 大庆163318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研究项目(2012D-5006-0107);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12041)
摘    要:以野外观察描述为手段,系统研究了碳酸盐岩断裂变形机制的影响因素及断裂带结构演化过程,剖析了碳酸盐岩地层中断裂带结构与流体运移的关系。研究表明,影响碳酸盐岩内断裂变形机制的因素包括岩性、孔隙度、变形深度、温度、胶结作用、先存裂缝等,控制断裂带结构形成的因素包括滑动位移和破裂模式等。低孔隙度碳酸盐岩以裂缝发育为主,高孔隙度碳酸盐岩变形早期产生变形带,带内裂缝联接逐渐发育成断层带。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断裂带结构不同:埋藏深度小于3 km,断层核主要发育无内聚力的断层角砾岩和断层泥;埋藏深度大于3 km,断层核普遍发育有内聚力的断层角砾岩和碎裂岩,破碎带发育多种成因的裂缝。随着位移的增加,破裂模式从早期的破裂作用变为后期的碎裂作用,最终形成碎裂流。断裂带演化是一个四维过程,断层核和破碎带发育情况直接影响断层对油气的运移和封闭的作用。断裂变形机制、断裂带内部结构以及与流体运移关系的研究,都可为封闭性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关 键 词:碳酸盐岩  断裂带结构  物性特征  控制流体成藏  
收稿时间:2013-12-13

Fault Zone Structure 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Carbonates
Qie Ying,Fu Xiaofei,Meng Lingdong,Xu Peng.Fault Zone Structure 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Carbonates[J].Journal of Jilin Unviersity:Earth Science Edition,2014,44(3):749.
Authors:Qie Ying  Fu Xiaofei  Meng Lingdong  Xu Peng
Institution:CNPC Fault Controlling Reservoirs Laboratory,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Unconventional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vincial Department of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nstructing Cultivation Base,Daqing163318,Heilongjiang,China
Abstract:
Keywords:carbonates  fault zone structur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control fluid accumulation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