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生态治理下石羊河流域农户生计转型路径、效应及机理
引用本文:唐红林,陈佳,刘倩,杨新军,张小文,叶文丽.生态治理下石羊河流域农户生计转型路径、效应及机理[J].地理研究,2023(3):822-841.
作者姓名:唐红林  陈佳  刘倩  杨新军  张小文  叶文丽
作者单位:1.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 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3. 三峡库区地表过程与环境遥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1168、41771574);
摘    要:农户生计研究为微观尺度管窥西北干旱地区复杂人地关系提供了新视角。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选取石羊河流域样带为实地调查对象,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生态足迹和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刻画生态治理下农户生计转型路径,评估转型结果(社会-生态效应),探究转型机理。研究结论显示:(1)石羊河流域农户生计转型存在2条路径:Ⅰ型生计转型路径和Ⅱ型生计转型路径,前者主要是由传统农业主导型生计发散向传统非农型、新型农业型和非农主导型生计,后者主要是从传统非农型生计转向非农主导型生计;(2)生计转型增加了农户经济收入,降低了生态足迹,却促使流域社会结构趋于不稳定;(3)地理区位、自然资本、金融资本、物质资本和认知能力是影响农户Ⅰ型生计转型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本、自然资本、金融资本和认知能力是影响农户Ⅱ型生计转型的主要因素;(4)地理环境和政策变迁是农户生计转型的前提与起因,并从宏观尺度影响生计转型过程,而理性选择则成为农户生计转型的微观动因。生计转型结果(社会-生态效应)为政策制定者和农户提供反馈,并影响农户后续生计选择和区域发展的管理决策。

关 键 词:生态治理  社会-生态效应  生计转型机理  双重差分模型  石羊河流域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