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下白垩统宜君组碎屑锆石U-Pb年龄及物源意义
引用本文:李姣莉,王建强,彭恒,李科亮,丰孝林,张东东.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下白垩统宜君组碎屑锆石U-Pb年龄及物源意义[J].沉积学报,2023(5):1609-1623.
作者姓名:李姣莉  王建强  彭恒  李科亮  丰孝林  张东东
作者单位: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 帕多瓦大学地球科学系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2153);;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资助(22JP086)~~;
摘    要:早白垩世为中生代鄂尔多斯盆地演化的最晚阶段,构造环境与沉积物源体系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对盆地演化及多能源矿藏(产)赋存具有重要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下白垩统宜君组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碎屑锆石定年方法,结合周邻地质体锆石U-Pb年龄谱峰及构造演化特征,示踪了宜君组沉积物质来源并探讨了其地质意义。结果表明,宜君组砂岩碎屑锆石U-Pb年龄主要集中分布于早中生代(195~250 Ma)和早古生代(400~500 Ma)时期,峰值年龄分别为218 Ma和450 Ma,与今北秦岭地区广泛出露岩体的时代具明显的时空一致性,而元古宙—太古宙锆石年龄不但数量少且较为分散。经区域对比,指出宜君组物源主要来自秦岭造山带,秦岭造山带早中生代岩体侵位后,最晚在早白垩世初已抬升剥露至地表,并开始向盆地南部提供大量物源。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间接约束了秦岭晚中生代隆升剥露及渭北隆起发育的时限,对明确盆地南部中生代砂岩型铀矿铀源及成矿分布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关 键 词:鄂尔多斯盆地南部  下白垩统宜君组  碎屑锆石U-Pb定年  物源分析  地质意义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