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华南沿海晚中生代地貌演化:闽西永安盆地沉积地球化学和Nd同位素分析
引用本文:何岸北,闫义,朱作飞.华南沿海晚中生代地貌演化:闽西永安盆地沉积地球化学和Nd同位素分析[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2(3):605-621.
作者姓名:何岸北  闫义  朱作飞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2. 中国科学院深地科学卓越创新中心;3.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4.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5. 中国科学院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NSFC)-广东联合基金项目(U1701641);
摘    要:华南沿海中生代以来经历了强烈的构造和岩浆活动,地形地貌发生了巨大的反转,这一地貌演变过程在华南沿海晚中生代盆地和南海北缘新生代盆地沉积地层中得到了完整的记录。本文以华南沿海的闽西永安盆地白垩纪沉积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岩石学、地球化学和Nd同位素分析,示踪盆地物源演化,结合台湾新生代地层沉积地球化学资料,推测出华南沿海晚中生代以来的地貌演化过程。野外调查及镜下鉴定发现,中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样品成熟度相对晚白垩世样品较高。地球化学判别图显示,样品均落入中酸性长英质物源区域。中侏罗世-晚白垩世地层的143Nd/144Nd值介于0.511772~0.512253之间,εNd值为-16.9~-7.5。其中中侏罗统漳平组εNd值最小,介于-16.9~-16.2之间,平均值为-16.6。下白垩统坂头组εNd值增大为-14.8~-12.4,平均值为-13.3;而上白垩统沙县组和崇安组则具有较高的εNd值,达到-9.3~-7.5,平均值为-8.7。从漳平组到崇安组,La...

关 键 词:海岸山脉  Nd同位素  华南  永安盆地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