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三江中段青海玉树吉龙沉积岩容矿脉状铜矿成矿作用研究
作者姓名:刘英超  杨竹森  田世洪  宋玉财  李玉龙  卢世银  赵志逸  侯增谦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 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 100037;青海省地质调查院, 西宁 810012;青海省地质调查院, 西宁 810012;青海省地质调查院, 西宁 81001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 100037
基金项目:本文受国家"973"项目 (2011CB403104、2009CB421007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资助项目(2006BAB01A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0933605);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220908);中央级公益性基本业务费专项基金(J1314);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SIDA-600)和科技部创新方法工作专项项目(2010IM031100)联合资助.
摘    要:吉龙铜矿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三江造山带中段青海玉树地区,其矿化特征和三江南段兰坪盆地内沉积岩容矿脉状铜矿特征相似,对该矿床矿化特征和矿床成因的详细研究有助于理解区域沉积岩容矿脉状铜矿成矿规律,对区域找矿具有重要意义。详细的野外地质考察及室内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吉龙矿床铜矿化以石英-碳酸盐-硫化物脉的形式发育在石炭系杂多群上段灰岩与碎屑岩的岩性分界面上,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斑铜矿+黝铜矿+辉铜矿,脉石矿物以石英+方解石为主。方解石Sm-Nd同位素等时线年代学研究表明,吉龙铜矿形成于34Ma,在大地构造背景下和区域逆冲推覆构造活动间歇期的走滑断裂活动以及相伴随的钾质岩浆活动同期。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仅发育富液相LÜ流体包裹体,流体表现出中温度(230~250℃)、低盐度(3%~6% NaCleqv)性质;δDV-SMOW值分馏较大(-154‰~-80‰),δ18OV-SMOW值分馏较小(7.72‰~10.30‰),反映了开放体系发生去气作用后的残余岩浆热液来源。硫化物沉淀阶段成矿热液S同位素组成一致(3.4‰~11.6‰),较岩浆来源硫分馏大,推测成矿还原硫主要来自赋矿灰岩地层封存硫酸盐的有机质热还原作用;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分别为18.668~18.707、15.657~15.792和38.645~38.873)同区域新生代钾质岩浆岩一致,推测成矿金属物质可能来自区域钾质岩浆作用。吉龙铜矿成矿模式可简要归纳为:走滑断裂→钾质岩浆活动,岩浆去气→富金属热液形成,热液运移→与富硫酸盐地层相遇,硫酸盐有机质热还原→还原硫产生,还原硫与金属物质结合→硫化物沉淀。综合对比吉龙铜矿与三江南段兰坪盆地内沉积岩容矿脉状铜矿发现,二者在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流体性质及来源、成矿物质来源上都具有极大相似性,推测吉龙铜矿为三江南段沉积岩容矿脉状铜矿在区域上向中北段的延伸,三江带上有望发现一条上千千米的沉积岩容矿脉状铜矿带。

关 键 词:沉积岩容矿脉状铜矿  吉龙铜矿  成矿特征  矿床成因  玉树  三江造山带  青藏高原
收稿时间:2013-05-01
修稿时间:2013-07-24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