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羌塘中生代海相盆地演化与后期改造及油气赋存
引用本文:刘池洋,郑孟林,杨兴科,何碧竹,任战利,郭佩.羌塘中生代海相盆地演化与后期改造及油气赋存[J].地质学报,2016,90(11):3259-3291.
作者姓名:刘池洋  郑孟林  杨兴科  何碧竹  任战利  郭佩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含油气盆地研究所,西安,710069;,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西安,710064;,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西北大学含油气盆地研究所,西安,710069;,西北大学含油气盆地研究所,西安,710069;
摘    要:发育在羌塘地块之上的羌塘中生代海相盆地,总体具中间地块盆地特征。盆地可划分为北羌塘坳陷、西部隆起、中部低隆起带、南羌塘坳陷和东北斜坡五个一级构造单元。盆地经历了三叠纪和侏罗纪—早白垩世初两大海相沉积期和其间晚三叠世晚期构造环境(体制)转换期三大演化阶段。三叠纪盆地演化受羌塘地块北缘拉竹龙-西金乌兰陆间洋开、合的控制,以碎屑岩、碳酸盐岩及膏盐岩和含煤碎屑岩建造为特征,盆地基底表现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特点。晚三叠世晚期,随着拉竹龙-西金乌兰洋的闭合和羌塘地块与可可西里地块的进一步汇聚,盆地整体隆升,沉积间断,形成岩溶风化壳,遂发生区域裂陷、火山活动和班公湖-丁青陆间洋裂谷新生。侏罗纪羌塘盆地再复沉降和沉积,与南邻班公湖-丁青陆间裂谷的发生发展同步,海相沉积由南向北扩展;形成了北西西向展布的多个沉积-沉降中心,以碎屑岩、碳酸盐岩和膏泥岩建造为主要特征,整体表现为西南部和东北部相对较高,南羌塘东部、北羌塘中西部沉降幅度较大的构造格局。白垩纪早期,冈底斯(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汇聚,其间的班公湖-丁青陆间洋消亡,羌塘大型海相盆地沉积历史结束,遂进入了遭受后期改造和多个小型盆地陆相沉积时期。经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盆地反转和新生代进一步改造,使中生代羌塘盆地及其南北缘缝合带的原始面貌发生了较大改观,并使盆地西北部较大范围不复存在。羌塘盆地的叠合演化和改造,在中生界海相地层中发育了多套烃源岩,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基础,构成了多层系聚集、多类型成藏的油气赋存-成藏条件。多处不同形式的油气显示和大型古油藏的发现,展示和证实了盆地所发生的油气成生、成藏过程。后期改造是影响羌塘盆地油气成藏及分布、资源规模和远景评价以及勘探成效的主控因素。

关 键 词:羌塘盆地  叠合演化  拉竹龙-西金乌兰构造带  班公湖-丁青构造带  后期改造  油气赋存

Evolution and Late Modification of Mesozoic Marine Qiangtang Basin and Its Hydrocarbon Occurrence
LIU Chiyang,ZHENG Menglin,YANG Xingke,HE Bizhu,REN Zhanli and GUO Pei.Evolution and Late Modification of Mesozoic Marine Qiangtang Basin and Its Hydrocarbon Occurrence[J].Acta Geologica Sinica,2016,90(11):3259-3291.
Authors:LIU Chiyang  ZHENG Menglin  YANG Xingke  HE Bizhu  REN Zhanli and GUO Pe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