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一次川西阻塞性特大暴雨的诊断分析
引用本文:杨淑群.一次川西阻塞性特大暴雨的诊断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02,22(2).
作者姓名:杨淑群
作者单位: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610071
摘    要:利用T106客观分析场资料,对1998年7月4-6日发生在成都地区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热力、动力及水汽条件的诊断分析,并将T106物理量产品24、48小时预报场与对应客观分析场进行比较,结果发现:①暴雨发生在等θse线高度密集的高能锋区和△θse500-800负大值区内;②正、负涡度大值区分别与强烈发展的低值系统及高压坝对应较好;③盆地上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区域,同时存在强烈的上升运动,暴雨就发生在此;④来自南海的水汽源源不断送往盆地,由于高压坝的阻塞作用,水汽在盆地中、西部地区辐合;⑤245的T106物理量场与对应客观分析场吻合较好,有实际预报能力.48s的涡度、散度、垂直速度及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预报场偏差较大,须订正使用.

关 键 词:川西  暴雨  诊断分析

Diagnostic analysis of a cloudburst with a blocking pattern in the west of Sichuan province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