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东天山黄山岩体的侵位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引用本文:张小连,吴昌志,黄建华,顾连兴,张遵忠,雷如雄.东天山黄山岩体的侵位时代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科技通报,2012,31(1):22-26.
作者姓名:张小连  吴昌志  黄建华  顾连兴  张遵忠  雷如雄
摘    要:东天山黄山-镜儿泉地区分布有众多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岩体成群成带分布,受区域性韧性剪切带和断裂构造控
制。为进一步确定黄山-镜儿泉基性-超基性岩带的侵位时代、成因和大地构造背景,对选自黄山岩体辉长岩相中单颗粒锆石进
行了LA-ICP-MSU-Pb定年研究,将其结果(284.5±2.5)Ma]与黄山岩体和黄山-镜儿泉一带其他基性-超基性岩中已有的定
年成果进行了对比,并结合近年来该区研究成果,分析得到黄山辉长岩侵位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此时正值东天山后碰撞大规
模岩浆侵位和成矿时期。黄山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带形成于后碰撞的伸展构造环境。 


Geochronology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Huangshan Intrusion in Eastern Tianshan,Xinjiang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科技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科技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