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大别—苏鲁区超高压(UHP)变质岩的多阶段构造折返过程
作者姓名:索书田  钟增球  周汉文  张利  游振东
作者单位: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2.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基础发展基金项目G19990755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204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972067
摘    要:追溯和重塑超高压变质岩由100多千米地幔深度折返至上地壳及地表的过程,对理解会聚板块边缘及大陆碰撞带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是极为重要的.主要依据构造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可利用的地质年代学资料,结合区域多期变形分析,大别—苏鲁区超高压变质岩的折返过程至少可分解出4个大的阶段.块状榴辉岩记录了三叠纪(约250~230 Ma)大陆壳岩石的深俯冲/碰撞作用.超高压变质岩早期迅速折返发生于超高压峰期变质作用(P>3.1~4.0 GPa,T≈800±50℃)之后,处于地幔深度和柯石英稳定域,相当于区域D2变形期阶段.分别与区域变形期D3、D4和D5对应的折返过程,以及后成合晶、冠状体等卸载不平衡结构发育和减压部分熔融作用2个中间性构造热事件,均发生在地壳层次.网络状剪切带在折返过程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均有发育,标志着在超高压变质带内的变质和变形分解作用曾重复进行.着重指出,超高压变质岩的折返,主要是由大陆壳的深俯冲/碰撞和伸展作用控制的构造过程,且受到俯冲带内、带外诸多因素的约束,其中水流体就起关键作用.

关 键 词:大别-苏鲁区   超高压(UHP)变质岩   折返过程   楔状挤出   伸展薄化   变形和变质分解作用   构造学   水流体
收稿时间:2011-08-29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