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商旭造山型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探讨:C、S、Pb同位素证据 |
| |
作者姓名: | 刘洪 李光明 黄瀚霄 肖万峰 闫国强 马东方 张海 张红 |
| |
作者单位: |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河南省地质调查院;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 |
| |
基金项目: | 本文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6YFC0600308,SQ2018YFC060162)、中国地质调查项目(编号:DD20160015,DD20160026)、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青藏高原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1702080,41702086)的成果。 |
| |
摘 要: | 西藏双湖县商旭金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矿床受近东西向断裂控制,赋存于中—下侏罗统木嘎岗日群浅变质增生混杂岩中。本文研究主成矿阶段石英流体包裹体中CO_2的C同位素及共生硫化物的S—Pb同位素组成特征,并与木嘎岗日群、虾别错—木嘎岗日山花岗岩等主要地质体对比。含金石英脉流体包裹体中CO_2的δ~(13)C_(V-PDB)值范围为-17.8‰~-23.1‰,均值为-21.3%,接近沉积岩或者变质岩源有机碳,表明商旭金矿床的成矿流体可能来自于木嘎岗日群的变质流体,而含金石英脉中发育着与虾别错—木嘎岗日山花岗岩同时代的少量岩浆锆石,暗示成矿流体还有岩浆热液的加入。共生硫化物δ~(34)S_(V-CDT)值变化于-4.5‰~4.6‰,均值为-1.6‰,具有深源硫(地幔或下地壳,δ~(34)S_(V-CDT)=-3‰~+3‰)的特征;共生硫化物Pb同位素位素[n(~(206)Pb)/n(~(204)Pb)=18.350~18.690、n(~(207)Pb)/n(~(204)Pb)=15.632~15.700、n(~(208)Pb)/n(~(204)Pb)=38.570~38.980]与早白垩世虾别错—木嘎岗日山花岗岩[n(~(206)Pb)/n(~(204)Pb)=18.558~19.169、n(~(207)Pb)/n(~(204)Pb)=15.616~15.651、n(~(208)Pb)/n(~(204)Pb)=38.838~39.154]基本一致,同时向侏罗统木嘎岗日群[n(~(206)Pb)/n(~(204)Pb)=18.630~18.970、n(~(207)Pb)/n(~(204)Pb)=15.619~15.673、n(~(208)Pb)/n(~(204)Pb)=38.887~39.260]略有漂移,暗示商旭金矿床的Pb可能来源于早白垩世岩浆活动,同时还有部分来自木嘎岗日群中铅的加入。本次研究认为,商旭金矿的成矿物质部分来自深部壳幔岩浆作用,并被成矿热液携带至浅部。木嘎岗日群围岩也贡献了部分成矿物质,被地层中的变质热液携带到成矿流体中。
|
关 键 词: | 西藏 班公湖—怒江 商旭金矿 造山型金矿床 物质来源 稳定同位素 |
收稿时间: | 2018-02-02 |
修稿时间: | 2018-06-27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