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庙西南凸起馆陶组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及砂体演化
引用本文:赵国祥,官大勇,刘朋波,黄颖,刘丹丹.庙西南凸起馆陶组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及砂体演化[J].沉积学报,2018,36(4):807-817.
作者姓名:赵国祥  官大勇  刘朋波  黄颖  刘丹丹
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 天津 300452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24-003)
摘    要:基于大量已有钻井、地球物理、分析化验数据,渤海海域庙西南凸起馆陶组被证实具有稳定的构造环境、平缓的古地形、半干旱-干旱气候条件、充足的物源供给、古水深较浅的背景,因而具备形成浅水辫状河三角洲的条件。受制于特殊的气候环境,形成“大平原,小前缘”的沉积特征,水体面积较小,受河流作用改造为主,平原亚相砂体以具有双段式粒度概率曲线和强水动力沉积构造的分支河道为特征;干旱气候条件下不稳定的水体导致代表氧化环境的紫红色泥岩与代表弱还原环境的灰绿色、杂色泥岩呈交互沉积。依据气候变化、相对湖平面变化和物源供给等方面的耦合关系将研究区馆陶组浅水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形态分为孤立叠置式、多边叠置式及切叠连片式三种,分别对应馆陶组早中晚三个时期。砂体演化分析证实古地形、气候变化及相对湖平面变化是影响本区砂体样式的关键因素,馆陶组中部多边式砂体储层连通性好、平面分布广而顶部砂体平面分布广储层厚,为本区下一步勘探的重点。

关 键 词:渤海海域    庙西南凸起    馆陶组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    砂体演化
收稿时间:2017-06-02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沉积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沉积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