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黔西南萤石矿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摘    要:对黔西南州普安、晴隆、贞丰和望谟等地4个代表性萤石矿床的成矿特征及其萤石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等进行了系统研究。黔西南地区的萤石矿床主要受二叠系茅口组和玄武岩组之间的"大厂层"控制,少量发育于玄武岩及其上覆、下伏灰岩断裂带中。四个典型萤石矿床中不同类型(颜色)萤石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存在较大差异,表现为紫色萤石具有相对较高的均一温度和盐度,均一温度为157~264℃,平均190℃,盐度变化在4.03%~5.26%NaCl equiv.;浅色萤石具有相对较低的均一温度和盐度,均一温度为100~176℃,平均140℃,盐度变化在1.91%~5.86%NaCl equiv.。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显示,不同类型(颜色)萤石流体包裹体中的气相成分相似,主要为H_2、H_2S、CH_4和少量的CO_2及烃类有机物,液相成分主要为H_2O(L)、HCO~(3-)和HS~-。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黔西南地区萤石矿床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低盐度特点,流体体系主体属于NaCl-H_2O体系。结合前人研究资料,本文认为萤石矿床的成矿流体与区域上的Sb矿床甚至Au矿床属于同一成矿流体,只是萤石矿床属于这一流体晚期成矿的产物,即晚期流体通过混合作用和水-岩相互作用等过程在"大厂层"形成似层状、透镜状萤石矿体,在玄武岩和灰岩断裂带中形成脉状萤石矿体。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