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南海西南次海盆柱状沉积物酸类化合物的地球化学特征
引用本文:王先庆,陈升,许兰芳,彭登.南海西南次海盆柱状沉积物酸类化合物的地球化学特征[J].海洋地质动态,2020,36(7):17-24.
作者姓名:王先庆  陈升  许兰芳  彭登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州510075;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三亚南海地质研究所,三亚572024;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广州510006;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广州51064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用基础研究项目
摘    要:南海西南次海盆是南海海盆中的一个重要构造单元,了解其沉积物的地球化学信息对于认识南海沉积环境至关重要。采用色谱质谱(GC-MS)方法对南海西南次海盆B3C和C7两个站位沉积柱中的酸类化合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南海西南次海盆B3C和C7站位柱状沉积物中的正构脂肪酸呈偶奇优势分布,普遍以n-C_(16)和n-C_(18)为主;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浮游生物、藻类、细菌等,并有陆源高等植物的贡献。(2)B3C和B7沉积柱中酸类化合物来源主要以海源为主,总正构脂肪酸含量以及陆源优势正构脂肪酸(n-C_(24)、n-C_(26)、n-C_(28))、海源优势正构脂肪酸(n-C_(12)、n-C_(14)、n-C_(16))含量在垂向上分布较为稳定,变化波动小,表明该地区的大部分时期沉积环境较为稳定。(3)总脂肪酸(TFA)和TFA/TOC均表明该区域有机物积累普遍较低,且该处沉积区域处于非透光区和非热液区。

关 键 词:南海西南次海盆  柱状沉积物  生物标志化合物  脂肪酸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