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三生”空间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演变及驱动机制——以湖南江永县兰溪村为例
引用本文:李伯华,曾灿,窦银娣,刘沛林,陈驰.基于“三生”空间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演变及驱动机制——以湖南江永县兰溪村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8,37(5):677-687.
作者姓名:李伯华  曾灿  窦银娣  刘沛林  陈驰
作者单位:1. 湖南省人居环境学研究基地,湖南 衡阳 421002
2. 衡阳师范学院 城市与旅游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3. 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南 衡阳 42100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161, 41501191);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项目(XSP18YBZ041);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6C0229);湖南省人居环境学研究基地开放项目(RJ1603)
摘    要:在快速城市化与乡村旅游开发背景下,从“三生”空间视角探索乡村人居环境演变特征和发展机理,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传统村落发展的一般规律。本文以湖南省江永县兰溪村为例,基于参与性农村调查与评估(PRA)、GIS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其“三生”空间演变的过程、格局与机制,结果如下:①从“三生”空间视角,分析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与“三生”空间的系统耦合特征。认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在空间上要实现生活空间宜居、生产功能协调和生态空间优美,这与“三生”空间系统目标和特征非常契合;②从“三生”空间演变特征来看,兰溪村生活空间由血缘集聚向外围扩散转换,生产空间由农业功能向旅游功能转型,生态空间由外部整体收缩向内部斑块化发展。“三生”空间演变过程是一个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的过程,“三生”空间逐渐由传统的人居空间向新型复合空间转变;③传统村落“三生”空间格局的演变过程,是在旅游市场需求、政府政策引导、空间行为转变和自组织反应力的内外双重驱动作用下的结果,内力驱动主要集中在农户生活空间结构特征上的延续与转化,外力驱动主要体现在生产和生态空间结构的转型与更替。

关 键 词:“三生”空间    传统村落  人居环境  驱动机制  江永县兰溪村  
收稿时间:2017-09-07
修稿时间:2018-01-18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科学进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