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撞击坑统计技术在行星表面定年应用中的误区
作者姓名:肖智勇  Robert G.Strom  曾佐勋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行星科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华中构造力学研究中心;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月球与行星实验室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No.1007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274181)
摘    要:撞击坑大小-频率统计技术在其理论基础与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尚未引起国内外行星地质学界的广泛关注.使用该技术分析行星表面的年龄时,应注意:(1)由于晚期大轰击事件的存在,该技术不能用于估算内太阳系天体表面老于~38亿年的地质体的年龄;(2)由于内、外太阳系的撞击历史不同,不能直接使用月球上的撞击坑的产生方程估算外太阳系天体表面地质单元的绝对模式年龄;(3)由于二次撞击坑的干扰,须谨慎使用小撞击坑统计估算年龄;(4)分析撞击坑统计的结果前,首先需分析统计区的饱和状态;(5)避免使用太阳入射角小的影像数据统计撞击坑,避免选择地形复杂的区域作为统计区.另外,建议优先使用相对分布法、并结合累积分布法分析撞击坑统计的结果.

关 键 词:撞击坑  大小-频率分布  行星地质  二次撞击坑  地质年代学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