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方与区域地震震源机制反演技术:广义极性振幅技术(一)——原理与数值实验 |
| |
引用本文: | 严川, 许力生. 一种地方与区域地震震源机制反演技术:广义极性振幅技术(一)——原理与数值实验[J]. 地球物理学报, 2014, 57(8): 2555-2572, doi: 10.6038/cjg20140816 |
| |
作者姓名: | 严川 许力生 |
| |
作者单位: |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81 |
| |
基金项目: |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业务费(DQJB12C01);地震行业专项(201408014)联合资助 |
| |
摘 要: | 基于数十年来已有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一种地方和区域地震震源机制反演技术——广义极性振幅技术(GPAT),并通过一系列数值实验检验了这种技术的可行性和抗干扰能力.首先,从地震波场概念出发,利用P波初动极性与广义震相振幅构建矢量,建立反演系统,并给出求解技术;然后,考虑影响反演结果的各种因素,包括台站布局、台站数目、随机噪声、震中位置误差、震源深度误差和速度模型误差,分别进行了单一因素影响测试;最后,同时考虑各种因素进行了综合测试.实验结果表明,GPAT是可行的,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需要强调的是,在众多影响因素中,速度模型误差对反演结果的影响最大.
|
关 键 词: | 地方与区域地震 震源机制反演 广义极性振幅技术 数值实验 |
收稿时间: | 2014-05-04 |
修稿时间: | 2014-06-12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物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物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