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20年江苏泰州一次持续性雾-霾过程特征和成因分析
引用本文:朱丽,张庆池,王琴,刘俊.2020年江苏泰州一次持续性雾-霾过程特征和成因分析[J].气象科技,2022,50(2):243-253.
作者姓名:朱丽  张庆池  王琴  刘俊
作者单位:1 江苏省泰州市气象局,泰州 225300; 2 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 210008;2 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 210008;3 江苏省徐州市气象局,徐州 672700
基金项目: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北极阁开放研究基金(BJG202107)、江苏省气象局青年基金(KQ202130)、泰州市社会发展项目(TS201814)资助
摘    要:2020年1月12—15日江苏泰州发生了一次较强的雾〖CD*2〗霾过程,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1°×1°)及空气质量资料等,对此次过程的演变特征、成因、气团后向轨迹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具有日变化特征,霾期间对应的PM2.5和PM10浓度、空气质量指数相较于雾略高,这与大雾造成的湿沉降有关。此次东路冷空气对泰州影响较弱,前期易造成污染物在本地聚集。夜间至清晨相对湿度90%以上,风小,弱的垂直交换为雾的形成提供了较好的热、动力条件。白天相对湿度减小至80%,风速增至2 m〖DK〗·s-1,此时大气污染物浓度较高,雾转换为霾。13日900 hPa以上暖平流增强,边界层内逆温和90%以上相对湿度的存在,使得雾和霾均加强至最强。此外,分析气团的后向轨迹特征发现,霾天气期间500 m以下气团稳定少动。14日500 m以上清洁气团向低空补充,利于污染物的扩散,霾减轻。15日傍晚,风力增强并伴有降水出现,雾〖CD*2〗霾过程结束。

关 键 词:雾〖CD*2〗霾  稳定层结  边界层逆温  后向轨迹
收稿时间:2021/3/3 0:00:00
修稿时间:2021/12/22 0:00:00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Analysis of a Heavy Fog-Haze Episode in Taizhou, Jiangsu Province, in 2020
ZHU Li,ZHANG Qingchi,WANG Qin,LIU Jun.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Analysis of a Heavy Fog-Haze Episode in Taizhou, Jiangsu Province, in 2020[J].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2,50(2):243-253.
Authors:ZHU Li  ZHANG Qingchi  WANG Qin  LIU Jun
Abstract:
Keywords:fog haze  stable stratification  temperature inversion  backward trajectory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科技》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科技》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