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科迪勒拉变质核部杂岩体中糜棱岩带的褶曲作用——来自糜棱岩带前锋附近的证据
引用本文:S·J·雷诺尔德斯 ,熊清华,G·S·Lister.科迪勒拉变质核部杂岩体中糜棱岩带的褶曲作用——来自糜棱岩带前锋附近的证据[J].江西地质科技,1994(3).
作者姓名:S·J·雷诺尔德斯  熊清华  G·S·Lister
作者单位:江西地矿调研大队
摘    要:如果从垂直方向来观察构造运动方向,人们会发现北美变质核部杂岩体两侧构造是不对称的。在其一侧,糜枝岩组构及其上覆拆离断层均与上盘岩片运动方向同向缓倾,且糜棱状岩石向下作剪切运动。在另一侧,糜棱岩带倾向倒转至与上盘岩片运动方向相反,糜棱岩带向下弯曲,且与折离断层分离,并在糜棱岩带前锋上部消失。新的动力学资料表明,大多数杂岩体中反倾向糜棱岩带是主糜棱岩带连续向下弯曲作用的结果,糜棱岩褶曲作用发生于糜棱岩化晚期,并伴随产生了反向剪切带。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