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郑州早期地下隐蔽工程的隐患及其处理方法
引用本文:侯清卫,侯殿方.郑州早期地下隐蔽工程的隐患及其处理方法[J].河南国土资源,2000(3).
作者姓名:侯清卫  侯殿方
作者单位:郑州市地震工程勘察事务(侯清卫),河南省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站(侯殿方)
摘    要:郑州市区早期地下隐蔽工程 (地道 )广布于大型厂矿、商店和住宅区 ,互相联通成网状体系 ,有跨度 4m的地下教室、医院、蓄水池、靶场等 ,由 1 5m宽的通道连接 ;地道多为砖砌拱形结构 ,开挖深度 ,因水文地质条件限制 ,由 15~ 4m不等。由于长期失修 ,地道内积水 ,地表沉陷 ,如不处理将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1 塌陷及塌陷隐患的存在与分析在 60~ 70年代 ,群众性暗挖地道 ,超挖部分严重 ,特别是拱角、拱顶和变跨度处 ,很难回填密实 ,一旦有水源侵入地道 ,并很快冲刷、潜蚀成空洞 ,日渐增大引起地表塌陷并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在市区东…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