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潮流和余流的相互作用对潮汐余流的影响 Ⅱ.模式的应用
引用本文:汤毓祥,K.T.Tee.潮流和余流的相互作用对潮汐余流的影响 Ⅱ.模式的应用[J].海洋科学进展,1987(1).
作者姓名:汤毓祥  K.T.Tee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贝德福海洋研究所 加拿大
摘    要:一、引言本研究第一部分建立了一个弱非线性、依赖深度的潮汐模式,这里将要介绍的则是该模式应用到乔治滩南、北两侧的情况。乔治滩位于大西洋西北的缅因湾口,是一个宽约150公里、长约300公里的海底滩,滩峰在水下一般为20—30米。绕此浅滩有一支顺时针方向余环流(见图1)。Loder(1980)使用一维非线性潮汐模式研究了该环流的特征及其形成机理。他首次指出:因地形等原因使得强潮流出现非线性效应是形成该环流的重要原因之一。Greenberg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