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涠洲11-1油田角尾组低阻油藏成因机理及测井评价方法
引用本文:杨勇林承焰祝鹏.涠洲11-1油田角尾组低阻油藏成因机理及测井评价方法[J].海洋地质动态,2016(4):58-62.
作者姓名:杨勇林承焰祝鹏
作者单位:1.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266590;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9-003)
摘    要:涠洲11-1油田角尾组二段油层普遍具有低电阻率特征,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使得低阻油层与水层的识别难度增大,为此,利用岩心分析化验、录井、测井、构造及试油等资料,从宏观和微观地质因素入手,对该区低阻油层成因机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剖析。结果表明,角尾组低阻油层的主要宏观地质成因是构造和沉积特征,它们共同为涠洲11-1地区低阻油层的形成和分布创造了条件;微观低阻成因是在水动力条件较弱的滨海沉积环境下发育的岩性粒度细、泥质含量高、黏土矿物附加导电性以及低幅度构造背景下的高束缚水饱和度所致。在此基础上,结合成因提出了改进后的自然伽马相对值与视地层水电阻率的交会图、改进后的自然电位相对值与深感应电阻率的交会图以及束缚水饱和度—视地层水电阻率的交会图来综合识别低阻油层,结果表明,该方法显著提高了低阻油层的识别能力,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 键 词:低阻油层  成因机理  测井评价  低幅背斜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