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贵州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喀斯特成景机制及模式研究
引用本文:韦跃龙,陈伟海,罗劬侃,罗书文. 贵州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喀斯特成景机制及模式研究[J]. 地质论评, 2018, 64(2): 457-476
作者姓名:韦跃龙  陈伟海  罗劬侃  罗书文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西桂林, 541004,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西桂林, 541004,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西桂林, 541004,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西桂林, 541004
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2015033)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编号: DD20160285和DD20160061)的成果。
摘    要:本文将织金喀斯特分为8大类:洞穴、峡谷、天生桥、天坑、高峰丛、丘陵、单面山与象形山、水文遗迹等,它们以下三叠统海相碳酸盐岩为物质基础,有序、集中分布于织金洞、绮结河、东风湖三片相对独立,却又以绮结河为纽带紧密相连的喀斯特区域内,共同构成一个以洞穴、峡谷、天生桥、天坑为核心,形态雄伟、典型、优美、珍稀的高原喀斯特景观群。同时在对公园区域成景背景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织金喀斯特的形成演化,始于古近纪,以三处喀斯特区域相互之间水力联系的演变为主轴,历经四个阶段:初始阶段(古近纪期间,喀斯特地层出露)→雏形阶段(分轴型离散岛屿式成景过程)→重要发育阶段(主轴型离散岛屿式与集合型岛屿式成景过程)→现代喀斯特阶段。期间,三个喀斯特区域产生不同的喀斯特响应过程:(1)织金洞区域,以织金洞地下河的演变为主轴,历经横向裂隙式岩溶水→地下河道→抬升形成化石洞穴/洞穴景观发育阶段/袭夺地表河(古新寨河)→地下河大规模发育→抬升形成化石洞穴/被袭夺阶段/→地下河小规模发育/洞穴景观发育等不同的地下岩溶循环发育阶段,形成了规模宏大的4层迷宫式化石洞穴系统—织金洞洞穴系统,洞内次生化学沉积物类型齐全,形态优美、独特,体量巨大,现代总体属于已停止发育的化石型洞穴喀斯特区域。(2)绮结河区域,以绮结河的演变为主轴,历经地表流水各向分散流动阶段→地表河阶段→地下河阶段→地下河改道/袭夺阶段→地下河大规模发育阶段→改道/明流与伏流交替阶段等不同的地表与地下岩溶交替循环发育阶段,峰丛、洞穴、峡谷、天坑、天生桥等地貌有序分布于河谷上或其两侧,协同共生,现代总体属于地表与地下喀斯特正在相互交替发育的区域。(3)东风湖区域,以六冲河的演变为主轴,历经持续、漫长、大规模、高强度的横向—纵向侵蚀、切割,峰丛、丘陵、象形山、单面山、峡谷有序分布于其上宽下窄的河谷上或其两侧,共生发育,现代总体属于正在发育的地表喀斯特区域。(4)整个公园,以三处喀斯特区域相互之间水力联系的演变为主轴,历经四个不同的喀斯特阶段,及各区域不同的喀斯特响应过程,形成独特的织金高原喀斯特景观群,现代总体上正在分区进行着三种不同的喀斯特过程。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分轴型、主轴型、离散型和集合型等四种岛屿式成景机制。同时,通过与相似、典型岩溶区域(如广西乐业、重庆武隆等)的成景模式进行对比,将织金喀斯特成景模式归纳为"相邻岛屿式成景模式"。

关 键 词:喀斯特;成景机制;成景模式;贵州织金洞
收稿时间:2017-03-12
修稿时间:2018-12-23

Study on the Karst Landscap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Model of the Zhijindong Cave Global Geopark,Guizhou Province
WEI Yuelong,CHEN Weihai,LUO Qukan and LUO Shuwen. Study on the Karst Landscap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Model of the Zhijindong Cave Global Geopark,Guizhou Province[J]. Geological Review, 2018, 64(2): 457-476
Authors:WEI Yuelong  CHEN Weihai  LUO Qukan  LUO Shuwen
Affiliation:Institute of Karst Geology, Chinese A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Guilin, China,Institute of Karst Geology, Chinese A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Guilin, China,Institute of Karst Geology, Chinese A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Guilin, China and Institute of Karst Geology, Chinese A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Guilin, China
Abstract:
Keywords:karst   landscape formation mechanism   landscape formation mode   Zhijindong Cave in Guizhou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