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西秦岭三叠纪放射虫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引用本文:王治平,赖旭龙.西秦岭三叠纪放射虫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科技情报,1992,11(4):8-8.
作者姓名:王治平  赖旭龙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王治平,赖旭龙),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杨颖)
摘    要:放射虫是具有轴伪足(axopodium)的海生单细胞浮游动物,几乎遍及全球所有海域,在自寒武纪以来各时期的海相地层中均有发观,并出现多个繁盛期。但迄今报道三叠纪放射虫的资料较少。70年代以来,在我国川东奥陶纪黔南、滇西、湘南泥盆系和黔、桂、湘、鄂、皖等地二叠系硅质岩中以及西藏地区中生代地层中均已发现放射虫化石。我国三叠系的放射虫也仅见于西藏阿里地区兰成曲群的硅质岩中。

关 键 词:三叠纪  放射虫目  地质意义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