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黄土高原勺状沟壑特征及发育过程
作者姓名:杨昕  汤国安  袁宝印  刘海龙  黄骁力  李晨瑞
作者单位:1.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2100232.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南京 2100233.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234.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5.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滁州 239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30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415)
摘    要:沟谷是黄土高原物质交换最频繁,形态变化最剧烈的区域。在内外营力的共同作用下,不同发育阶段的各类沟谷塑造了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独特地貌景观。在黄土高原沟壑系统中,广泛分布着一类特殊的黄土勺状沟壑,目前对其成因、发育过程与机理以及空间分布特征等的认知明显不足。本文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DEM数据作为数据源,在大量野外调查和专家知识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黄土勺状沟壑的概念,指出黄土勺状沟壑是独立发育于黄土坡面上的永久性沟谷。其次,从沟壑形态、汇流关系、侵蚀过程、分布特征等方面分析了黄土勺状沟壑区别于其他已有沟壑的特点。进而,从发育形态、发育规模、发育部位等角度对黄土勺状沟壑进行了分类,深化了对勺状沟壑的认识。再次,基于空代时理论,定量分析了黄土勺状沟壑发育过程的形态演变特征,进一步探讨了黄土勺状沟壑发育过程,论证了黄土勺状沟壑是黄土切沟的初期阶段。最后,在系统梳理总结勺状沟壑的特征及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黄土勺状沟壑的发育过程设想,指出勺状沟壑的形成离不开黄土陷穴和暗穴的生成和发育,勺状沟壑的进一步发育伴随着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过程。勺沟尾部变细甚至消失,不能发育成更大规模的切沟,与地下暗穴、黄土...

关 键 词:黄土勺状沟壑  发育模式  空代时  黄土高原
收稿时间:2020-07-30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研究》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